2009年12月1日

20091130圖書資訊學研究─數位化圖書館課後心得

  • Issues:
         ◎ ERM :台灣學術評鑑都是看I~期刊,因此學術界的人有發表文章的壓力。
         ◎ collection development :from title level to collection level
         ◎ from physical to virtual
         ◎ P to P+E, to only E:Big deals is an issue for library
         ◎ Library Consortium (圖書館統計聯盟):統計量

  • 學術評鑑:
           google scholar
           scopus   (scopus介紹)
           ISI
  •  Metadata and PLS/e-learing
          TWCOM
          MOE(教育部)
          metadata: data about resource iformation & machine readable

  • 取用及長期保存
         傳統方法及觀點
         數位方法及觀點

  • 書目控制─資訊組織─Metadata
  • Metadata
         內容(content)
         脈絡化(context)
         關係(structure)─例如兩篇文章關聯
  • metadata的功能:管理、描述、長久保存、技術、使用
  •  常用的metadata標準有
 

  • 應用規範:
  採用現行標準
  現行標準為依據,再進一步限制
  採用資料質的標準
  不另外自行訂立新的資料元素


  • LAM(Library Archive Museum)+E(Education)?
  • 傳統數位典藏能否應用在現在,適用領域為何?適合那些社群使用?
  • 做數位典藏前的步驟:
   看此領域的導論書籍,了解此領域的知識架構(例如優人神鼓,則看表演藝術..)
   記下專有名詞,要用此領域的語言溝通
   想幾個問題帶去訪問領域者

  • Institutoinal Repositories 機構典藏庫
  • 台灣機構典藏 
   台大自己有開發一套
   中研究有開發一套
          數位典藏對期刊出版的影響有談到OJ
  •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OA
          學術傳播與書目計量學,蔡明月教授
   網際網路資源對學術傳播影響之探討
   Folksonomy 的發展與應用,卜小蝶教授,2007
           淺析Folksonomy 之意涵與應用, 張淇龍&卜小蝶,2006

  • Information System 有很多種,造成過多系統。
   LIS, ILS
            DAM, DL systems, Degital Repositories, ERM, CMS, LMS

  •   Computer Model
           FRBR─ 圖書館
     CIDOC─博物館  多語言「藝術與建築索引典」的研究與發展
     OAIS

  • 另外,講者分享了參加國際會議的經驗,他認為要想想

  • 目的為何?
  • 要思考如何present ?
  • 帶問題去問。
  • 具體改變計劃。
  • 約大師吃飯,增廣見廣,爭取交流機會。
聽完演講的感覺是數位典藏要懂得的知識還真不少,而也體認到資訊組織是圖資的根,這是其他領域沒有在探討及學習的,因此身為圖資人應當有資訊組織的能力,將其應用在各種領域。對於metadata有興趣的話,就把圖資的分類編目學好,並透過實作熟悉,即可跨領域的去作metadata。從做中學,套理論進實務,以圖資知識當背景,去學其他主題,則可在各領域發光發熱。




其他資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