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9日

981228圖書資訊學研究─圖書資訊教育課後心得



這次邀請到政大Y教授演講的議題是圖書資訊教育的發展與前瞻

  •  資訊時代的來臨,重新定義圖書資訊學
  • 孔恩,科學革命,學術就像科學革命…
  • Bummers(令人不滿意的事):高漲的事業與低落的教育,關於圖書資訊學教育逆向發展的思考(程煥…)
  • l美國圖書館面對的問題:圖書館員老了,新一代不願進圖書館工作。
  • 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圖資所的研究生要著重學術還是應用?結果全班二十位同學的答案是:學術為重、實務為重、學術實務兩者並重,學生對圖資所的不同期待,真是難為教授們了。
  • 美國的圖書資訊學教育
Ø  William
Ø  ISchooll,成員包含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
Ø  KALIPER提出圖書資訊學課程的發展趨勢
1.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資訊環境
2.      User-centered core 使用者中心的核心概念
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資訊科技
4.      Structural curricular changes 課程結構改變
5.      Format changes and increased flexibility 型式改變及彈性增加
6.      New degree, especially undergraguate 大學開設學程供學生專長技能學習,雙碩士學位比單一博士學位來得好,希望學生除了擁有圖資背景能力外,更能有某領域專長。
Ø   Borgman, Christine : 資訊的取用很重要。
Ø   圖書資訊學的示意圖……
Ø   Illinois大學,LPEP,遠距教育發展
Ø   WISE(web-based… … ): 美國網路資訊教育聯盟,線上課程,合作教育教學法,透過線課程培訓專業技能,是我國可以學習的。

  • 普羅斯特:不是要尋找新世界,而是用新視野去看世界。
  • 開設課程內容分析:美國政府規定必修課程學分不能超過一半,開設多元化的選修課程,然而台灣的選修課卻很少?

  • 歐洲CIS教育及其合作框架(圖書情報知識2009.07)

  • 你覺得圖書資訊學應該歸在那一個學院呢?
  • Bologna process 博洛尼亞進程
西元1999年教育部推動,目標為促進學生在歐洲的流動及提高就業能力。
  • Wilson model
  • Canadian library human resource study
  • 亞洲的ISchool: CiASP 亞太i學院聯盟,資訊學院的合作,台大師大已加入。
  • 日本LIPER: Library Information Professions Education Renew
  • 韓國的數位圖書館…可以學習的對象   
  • 彼德杜拉克:管理不是    而是選擇正確的風險來承擔。
  • 司托克斯:巴斯德象限 Pasteur’s Quadrant –基礎科學與技術創新,基礎與應用並重。
  • 圖書資訊專業:學術 市場 人文領域, 突破性的發展
  • 中國大陸有圖資課程的指導綱要,教同一門課的老師們共同討論,反觀台灣,各學校老師教課內容不同,沒有其標準。
  • 全國圖書館學博士生學術會議-中國大陸
  • ASIS :1988造訪圖書資訊學工作坊
  • 你希望進入職場時,人家稱你什麼? Knowledge hairstylist
  • 圖書館年鑑
  • ALISE
  • 圖書資訊學專業如何轉型:企業成功八法
  • 圖書資訊學教育:人必自重而人重之。
  • 與國際接軌:國際圖書資訊標準
  • IFLA國際認證指南
  • CLIP圖書與資訊專業學會
  • LIS教育2.0
  •  台灣圖書資訊教育學教育指南2008
  • 核心能力還欠缺什麼?
  • 協同性知識建構 community of inquiry(CI)
  •    L-school v.s. I-school  
  •  ------------------------------------------------------------------------------------------------
  •  
  • 我個人認為圖書資訊學教育最基本也是最終的目標,培育出有用的人才,至於有用的定義就由大家自行定義了,而我覺得不管是學習任何領域,基礎知識的累積和個人能力的培養是必備的,而圖書資訊學的基礎知識是什麼呢?資訊組織、讀者服務、資訊素養……



            當老師問到圖書資訊學的研究生是要重學術還是重應用時,我的回答是:會來讀研究所當然是希望藉由更深更廣的學習後,能對圖資界有所作為而改善一些什麼,據說我這樣的說法很矛盾,前面希望是學術,後面是應用。噢!可是我還是覺得學本來就是要用的不是嗎?所以管他圖書資訊學要著重什麼,應用重要,理論的概念也很重要,當我們懂得一些理論後,會知道為什麼會如此?也比較知道該如何做。然後職場上需要的技能當需要的時候自然就會去把他學會了吧!!
            如果讀了研究所,寫了論文,然後對這社會沒有什麼幫助的話,那倒不如不要唸了吧!不過研究所的嚴格訓練倒是可以提升一些個人能力…。
     



2009年12月28日

981228圖書資訊學研究-圖書資訊學教育課前心得



這個書擋的造型像是在訴說圖書與資訊兩者間的關係


文章:Crying Wolf: An Examination and Reconsider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Crisis in LIS Education.(Andrew Dillon and April Norris.)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5)



此篇文章主要是在探討對於圖書資訊學教育的批評所產生的檢討和思考,以及未來的圖書資訊學教育走向該如何?


 文章中提到圖書資訊教育目前面臨的批評是,圖資教育場所似乎變成技術中心(techno-centric),由男性主導,並且所教學的內容和之後成為一個圖書館員的需求無關。
批評主要可分為三個主題:
(一)館員專業能力(Librarianship)因為資訊研究帶來負面的影響,也造成目前圖資領域的研究缺   
      少圖書館本身的議題研究,多把重心放在資訊導向的研究;
(二)產生明顯的性別劃分,女性多成為學者,教學場域似乎由男性主導,並且教導資訊科學和
      資訊研究的課程;
(三)大部分的圖書資訊學課程沒有發展適當的圖書館員教育課程。


 在圖書館員教育的課程需求上,學者提出圖書資訊學教育的核心應包含五個成份:
(一)資訊組織
(二)資訊系統分析及設計工具
(三)評估
(四)使用者研究及資訊取用
(五)管理及專業能力。

而在近期研究調查學校的課程安排中,發現圖書資訊學的五個課程類別核心包含
(一)組織
(二)參考
(三)基礎知識
(四)管理
(五)研究方法和資訊科技。
此外,有的學校也會提供較特別的課程,像是典藏和保存等等。


隨著圖書資訊學系所的更名演變,以及課程內容的調整,圖書資訊學還處在圖書和資訊兩者間的尷尬地帶嗎?還是已經進行兩者的結合?這真的是很有趣的問題!我們不斷地在課程中加入資訊的技能與知識,相對地減少了圖書館系的本質,以前學很細的資訊組織:中編西編、參考服務分中參西參,學目錄學培養辨識圖書價值能力……。在台灣的圖書資訊教學領域裡,每間學校著重課程的部份不盡相同,但是圖資學生該有的核心能力還是會安排課程。但也因為課程的多元化,使圖資學生可以朝自己有興趣的方向作深入研究,這也形成了圖資領域的研究範圍愈來愈廣,似乎什麼都可以被含括在圖資領域裡,這是我到研究所才發現此領域是如此的開闊而感到驚訝的部份!

2009年12月24日

社會網絡分析─公司裁員的好幫手

2009.12.23 資訊社會學

為什麼說它是公司裁員的好幫手呢?因為根據社會網絡分析後,可以知道一個個體在一個團體中的重要性,與他人之關係愈低者,即愈容易被作為第一個淘汱的對象。當然,這並非只用在公司裁員,可以應用在許多社群分析。而我們可以將分析結果利用視覺化軟體(如:touch graph)呈現成圖,則圖比文字更能說明其間的關係,以下兩張圖即是將社會網絡關係視覺化。




視覺化網絡分析圖例一來源
視覺化網絡分析圖例二來源

●How does it work?
Ex:facebook-friend connect work
把人的關係視覺化,可以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潛在關係。

●肺結核的社會網絡分析
Cluster analysis

●Company: team. 公司利用社會網絡(relationship)分析來淘汰員工, 最無關的人先fired.

●Relationship
◎Content : formal focus
Intimate focus
Leisure focus
◎Direction: directed 有方向性
Indirected 無方向性,在同一空間
◎Strength: 關係愈深,強度愈強。

●把社會網路畫成圖示,可畫成有方向性的。
用顏色代表不同型態關係,co-working, monitor, meeting
用粗細代表關係強度,用圓圈大小代表強度。
視分析目的決定圖示要有向的或無向的。

●Cliques (topological property):兩兩之間有關係,即是cliques

●Structure equivalence:將相似結構(上層、下層、無向)合併成一張組織階層圖

●Density(密度): 連結數/最大連結數。密度愈大,團隊強度愈強。

●Centrality for measuring prominence 集中性:連結/數量

●Betweeness 橋樑-某個節點是不可或缺的: 找出團隊中兩人的關係最短路徑(非得經過你,撇開老闆不算),
被經過次數最多者為最重要之人。

●Closeness:假設要傳播一件事,如何最快?你和公司所有人的最短路徑,總和/總人數。

●Particion 分群,是將betweenner拿掉。

●SNP typical process

(本堂是由師大的C教授演講)

2009年12月21日

981214圖書資訊學研究-圖書館建築課後心得



2009/12/14(一)圖書資訊學研究



        印記聯合建築事務所李磊哲執行長對圖書館建築已有二十多年的經驗,這次老師邀請到他來和我們分享圖館建築的主題。


        先從圖書館設計目標理念談起,隨者科技發達,人類資訊行為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圖書館設計是以人為出發點的中心思想,不再是借還書之處;並且以人為本,走向群眾,如果一個地方的空間設計的不好,有再多的好想法也使不上力。而新的圖書館觀點為,圖書館由原本單獨、安靜的個人學習空間,轉為社交、休閒活動與互動學習中心,其中也因知識是由社會建構而成(socially constructed),人可藉由深度談話而獲得知識。並且期望達到One stop shop:一次到館,全套多樣設施與服務,讓讀者能獲得滿足。

★ 溝通、解決問題及表達能力是現在人所需要的。


        再來談的是內部空間設計原則,在空間規劃部份,主空間以客為主,書庫等東西往旁邊放置;設計流通櫃檯空間時要包含櫃檯、書車、書櫃等等位置。在動線規劃部份,同性質的資料要放在一起。他呈現設計圖給我們看,說明每個圖示所代表的意思,其中,對於執行長所提到的:大廳就是要大,才讓人有氣派感。(即使其他地方空間很窄。)

★ 為什麼圖書館沒有像速食店的得來速,可以不用下車即借還書。


       另外,還有圖書館結構設計,包含了建築結構:樓高、彈性空間、結構問題…。安全系統:載重(設計給閱覽空間用或是書庫),建設完後需告知使用單位其有限性。以及防震、防火的設計、機電設備、空調設備等等和建築相關的事。由於現在推動節能減碳,因此綠建築計劃的九大指標是了解一下的,如下:1.生物多樣性指標、2.綠化指標、3.基地保水指標、4.日常節能指標、5.二氧化碳減量指標、6.廢棄物減量指標、7.水資源指標、8.汙水與垃圾改善指標、9.室內健康與環境指標。

北投圖書館為有名的綠建築代表:它先天的條件佳,在漂亮的公園裡,並且
使用原木的材料搭建,以及其大小長短高低的比例及深度達到美觀的程度。


最後,提供了五個印記聯合建築事務所圖書館建築的案例:
1. 實踐大學圖書館:大廳大代表氣派、曲線變化感覺比較活潑。
2. 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螢幕與柱子結合。
3. 師大林口校區圖書分館:寬廣的新書展示區,如同google公司大廳的牆面為目前在搜尋的關
    鍵字。為了使連接天地的柱子接合處不要太突兀,在柱子頂端外圍用鏡子及圈圈作協調。
4. 師大總館:一樓大廳及柱子設計理念:圖書館是知識之樹,也像是種子播種後發芽而後茁 
    壯。學校有美術相關學系,應設置展覽區作推廣。
5. 中興大學圖書館

丹麥皇家圖書館(Det Kongelige Bibliotek)黑鑽石
西雅圖總圖書館  (Seattle Central Library)

        執行長對今天分享之圖書館建築提出的結論是:生活美學、網路資訊之時代性─外觀及內部。內部機能:圖書館多元、豐富、重視交流之精神。


感想:

       談到圖書館建築,第一個想到的是西雅圖總圖書館那非常引人注目的外觀設計以及其內部的空間規劃,寬敞的空間加上舒適的沙發椅,讓人不自覺就會路過然後進去逛逛結果就待了一整天。想想國內的圖書館,國家級的或是縣市府級的圖書館還可以說是圖書館,如果說是鄉鎮市的社區圖書館,不談外觀,光是其建設的位置及空間不足就成了大問題,還有空間動線規劃及設計也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執行長說:如果一個地方的空間設計的不好,有再多的好想法也使不上力。就像現在,即使政府已經有在推動社區圖書館的運作,但是,空間的不舒適感很難讓人想要久留,所以成長的空間被阻礙了。簡而言之,圖書館建築是圖書館很重要的一環,而台灣是沒有好的建築設計師,還是政府不願意將錢投資在這個這麼重要的教育機構上?我想你的答案和我可能一樣吧!


◎相關閱讀:

什麼是好的圖書館?

2009年12月12日

20091211圖書資訊學─論文計畫書得獎及學術論文改寫成期刊論文發表會

這次是到國圖聽參加論文計畫書得獎及學術論文改寫成期刊論文發表會。

其中P教授有講一段關於研究的故事。內容記錄如下:

Learning the craft of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Draft, R.L, 1983)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Build in plenty of room for error and surprise 錯誤的空間
◎Research is storytelling 研究是在說故事,要說為什麼
◎Design research as a poem, not as a novel. 要小而深,不要大而雜
◎Research decision are not linear 非線性的研究,會不斷循環,也就是有可能寫到結論時換了題目。
◎relate ideas to common sense 與常識作連結
◎learn about organizations firsthand 第一手資料,親自參與
◎many colleagues in our discipline really care about quality research and new knowledge. 要偉大,要勇敢,產生新知識,而非為作而作。

●學術發表的類別

◎poster 海報 – 要吸引人 attractive
◎conference paper 會議論文– 要有新知 new
◎journal article 期刊文章 – 要深thorough
◎book 書 –要完整complete

●學術研究的道路上,可以從最容易入門的海報發表開始,進而投稿會議論文、期刊文章,再來就是寫一本教科書出版了。

●圖書資訊學的領域很廣,但有一個大問題是,大傳的研究領域有wiki及傳播的主題,圖傳的研究領域有出版
電子書、網站介面的主題,這些領域圖資也有進研究,但因為沒有這些領域的出版品,而不被知道。

●資訊偶遇如何創造價值?

●寫文章的步驟,先作頭腦體操:畫泡泡圖,再作歸納。

●技巧
◎Theory skills 理論技巧:自己的研究可加入別人的研究內容,增添趣味。多一點描述,不要只是呈現數
據,要幫這些數據說故事。
◎Writing skills 寫作技巧:邏輯清楚。
◎Design skills 設計技巧:

●結語:學術文章的生產就像要準備一個好故事,文章的內容決定這是否為有用的研究;文章的撰寫及編排方式,也有很多要注意之處,好比說句子要有長有短,要懂得換句話說,使用不同的句型和詞性,避免使用雙重否定造成文句的複雜度……。研究不能只是紙上談兵,那只是文獻,並沒有發揮研究的功用。研究如果沒有價值沒有創意或者是寫錯,那還是別玩了吧!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做質性研究時,務必保護受訪者及單位,要將受訪者作適當的編號,不要使人對號入座。這樣子以後大家看到研究人員來,就先嚇跑了!!聽完這些,就讓我想起考上研究所時,總是會被詢問:為什麼要讀研究所?讀研究所要幹麻?之類的問題。我只知道,對我來說,不要讓研究只是研究,而是要能改變一些什麼!希望在我完成論文的過程中,能謹記著這些重要的觀念。

2009年12月1日

20091130圖書資訊學研究─數位化圖書館課後心得

  • Issues:
         ◎ ERM :台灣學術評鑑都是看I~期刊,因此學術界的人有發表文章的壓力。
         ◎ collection development :from title level to collection level
         ◎ from physical to virtual
         ◎ P to P+E, to only E:Big deals is an issue for library
         ◎ Library Consortium (圖書館統計聯盟):統計量

  • 學術評鑑:
           google scholar
           scopus   (scopus介紹)
           ISI
  •  Metadata and PLS/e-learing
          TWCOM
          MOE(教育部)
          metadata: data about resource iformation & machine readable

  • 取用及長期保存
         傳統方法及觀點
         數位方法及觀點

  • 書目控制─資訊組織─Metadata
  • Metadata
         內容(content)
         脈絡化(context)
         關係(structure)─例如兩篇文章關聯
  • metadata的功能:管理、描述、長久保存、技術、使用
  •  常用的metadata標準有
 

  • 應用規範:
  採用現行標準
  現行標準為依據,再進一步限制
  採用資料質的標準
  不另外自行訂立新的資料元素


  • LAM(Library Archive Museum)+E(Education)?
  • 傳統數位典藏能否應用在現在,適用領域為何?適合那些社群使用?
  • 做數位典藏前的步驟:
   看此領域的導論書籍,了解此領域的知識架構(例如優人神鼓,則看表演藝術..)
   記下專有名詞,要用此領域的語言溝通
   想幾個問題帶去訪問領域者

  • Institutoinal Repositories 機構典藏庫
  • 台灣機構典藏 
   台大自己有開發一套
   中研究有開發一套
          數位典藏對期刊出版的影響有談到OJ
  •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OA
          學術傳播與書目計量學,蔡明月教授
   網際網路資源對學術傳播影響之探討
   Folksonomy 的發展與應用,卜小蝶教授,2007
           淺析Folksonomy 之意涵與應用, 張淇龍&卜小蝶,2006

  • Information System 有很多種,造成過多系統。
   LIS, ILS
            DAM, DL systems, Degital Repositories, ERM, CMS, LMS

  •   Computer Model
           FRBR─ 圖書館
     CIDOC─博物館  多語言「藝術與建築索引典」的研究與發展
     OAIS

  • 另外,講者分享了參加國際會議的經驗,他認為要想想

  • 目的為何?
  • 要思考如何present ?
  • 帶問題去問。
  • 具體改變計劃。
  • 約大師吃飯,增廣見廣,爭取交流機會。
聽完演講的感覺是數位典藏要懂得的知識還真不少,而也體認到資訊組織是圖資的根,這是其他領域沒有在探討及學習的,因此身為圖資人應當有資訊組織的能力,將其應用在各種領域。對於metadata有興趣的話,就把圖資的分類編目學好,並透過實作熟悉,即可跨領域的去作metadata。從做中學,套理論進實務,以圖資知識當背景,去學其他主題,則可在各領域發光發熱。




其他資料:  

2009年10月12日

10/12課前閱讀心得:Metadata

文章:Elings, M.W., & Waibel, G. (2007) Metadata for all: descriptive standards and metadata sharing across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First Monday,12(3).

看這篇文章前,先看了XXC在部落格裡對Metadata的介紹,知道Metadata的定義、目的、種類、功能、要素、限制以及其與編目的關係…等等。Metadata最簡單的說法就是”資料的資料”;一個東西,你把它作描述,這些描述資料就是Metadata,以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為例,你所查到一本書的書目資料(書名、作者、出版者、出版年、頁數……等等)即是,它代表了那本書,而”替代物(surrogate)”也是Metadata的特性之一。

在圖書館方面,Metadata和編目的概念是差不多的,但是Metadata 運用了網路技術(例如:XML),也更強調標準化和互通性,因此能夠不侷限於圖書館使用,可以應用在其他領域。在秋聲的部落格中有提到RDA(Resource Description & Access)是新一代的編目規則,是以FRBR(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為模型基礎去設計的,這個編目規則將可能改變以往圖書館的編目方式,館員面臨這樣的新知不知道會有何反應呢?

Metadata的出現,讓許多資料能夠在網路上被找到,因此能獲得此資料的相關資訊,當然它不是完美的,就像藍文欽教授提出Metadata的「無力論」,即是針對Metadata無法做到的事情而發展出來的。我們的確無法完全知道使用者想得到的是資料的那些資訊?我們提供的資料又是使用者需要的嗎?這些資料對使用者產生什麼意義?不同的資料需要不同的資料項目…。如何讓Metadata對使用者產生了解資料的幫助、讓建置者能夠分享類似的資料,以及Metadata在不同領域的通用性,這些都是值得去把它做好的


參考資料:
 Metadata
http://www.xxc.idv.tw/dokuwiki/doku.php/metadata , XXC@Note。

 RDA的推行與OCLC的態度 http://soundoffall.blogspot.com/2009/01/rdaoclc.html ,秋聲blog。

2009年10月9日

10/9 課後心得:書目計量學-citaion

這次請到H老師來課堂上演講,H老師的研究領域是資訊檢索、資訊行為,近幾年才投入書目計量學的領域,而今天要談的主題就是有關書目計量學的。

P老師先談到web of science
"Web of Science (簡稱 WOS) 為美國 Thomson Reuters 於 1997 年間建置之網際網路版引用文獻索引資料庫系統,提供使用者理、工、醫、農、人文、及社會科學等各學科領域之文獻書目、作者摘要、及引用文獻等資料。該系統收錄期刊超過 10,000 種,每週更新其內容,每年提供超過 110 萬筆書目及2300 萬筆引用文獻資料。本資料庫特有之文獻間相互引用關係檢索,不但提供研究人員更完整之研究參考資訊,更可依循前人研究軌跡,進一步瞭解同儕及競爭對手之研究。"

----------------------------------------------------------------------

書目計量學
信息計量學
科學計量學
網路計量學

-----------------------------------------------------------------------------


「你覺得引文代表什麼?」
「如果說引文代表品質你認同嗎?」是啊~該認同的。難道你會去找品質較差的文章來當作引文嗎?


citation(引文)代表了
  1. relative(相關性)
  2. evaluation(評估)
從引文可以得知一個領域的研究概況。

-------------------------------------------------------------------------
書目計量學的三大定律:

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發現經常被引用的論文出自少數期刊,這些經常有論文被引用的期刊稱之為核心期刊,其與邊際期刊之數量呈現1:a:a平方的關係,亦即有報酬率遞減的現象。換言之,特定學科之最相關文獻集中於少數的核心期刊之中。此結果可作為圖書館在做館藏發展和館藏評鑑時的依據,在館藏發展時,應先將核心期刊列為優先採訪的對象,若有剩下預算,再依序進行邊際期刊的購買;在館藏評鑑時,則可根據該館在各學科當中收錄了多少核心期刊,來評斷其館藏品質優劣。

洛特卡定律(Lotka's Law):發現發表n篇論文的作者總數,是發表一篇論文作者總數的n平方分之一,也就是所謂的「洛特卡倒平方率」;另外,只發表一篇論文的作者總數,約是全部作者總數的60%。本定律可用來評估某學科領域內,不同作者生產能力、學術地位等。

齊普夫定律(Zipf's Law):又稱為「字詞分佈定律」,研究在文獻中詞頻和排名之間的關係。發現字詞的使用次數(f)與字詞的使次數排名(r)之乘積,會等於一常數C。此定律可應用於資訊檢索,使用低頻詞與中頻詞作為控制詞彙,得以提高檢索效益。

------------------------------------------------------------------------

H老師剛發表了"2009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
還有2009華人四地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分析

目前的世界大學排名報告有下列三者:

  1.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所作的2008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 英國泰晤士報2009世界大學排名
  3. 2009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 
          ※2009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指標:其中使用了「h指數」(h-index),是在2005年由Hirsh提出,定義為一個人在其所有學術文章中有N篇論文分別被引用了至少N次,他的H指數就是N,可用於評估研究人員的學術產出數量與學術產出水平。(維基百科)
        
 三個所依據的指標是不同的,而指標其實就已經決定了名次。

在看評比時,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解釋結果,每一個都有他的意義,多個評比系統的存在是更客觀也是好的。

老師說排名的意義在quick and dirty,可以很快的看出好壞卻又有不是完全準確的。(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在2009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的部分,將學術分成六大領域,讓結果更正確,像是生物醫學領域容易有新文章的發表,若不分領域則排名會往前。

另外就是,東方人很喜歡排名,幾乎每個孩子從小就被問你考第幾名?
好像有了排名才會求進步,這也是受到文化的影響吧!
但是排名出來了後,總是會有人抱怨結果不正確~


在搜集到一大堆的數據資料後,老師說難的不是整理這些資料,而是權威檔的建立,這也是在進行此研究最重要的事,當然,圖資的專業就在這裡啦~
----------------------------------------------------------------------

最後老師提到"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在評比時的分數也會不一樣,到底是誰比較大呢?
我們這些天真的研學術界菜島多認為第一作者較大,你覺得呢?
嘿嘿~原來學術界也有BLACK的一面....

以下摘自新聞
"在「李政道論文選集」中一篇名為「破壞了的宇稱」文章中,也提到兩人關係惡化的原因。文章寫到兩人交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楊振寧向李政道要求,兩人獲得諾貝爾獎的論文題目、宣布得獎者名字以及領獎時,楊振寧的名字都要排在李政道前面。"

you know?

-----------------------------------------------------------------------------------
英國泰晤士報今天公布2009世界大學排名,台大排95名。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這顯示5年500億頂尖大學計畫發揮效益,在進行第四年時有一所大學進到百大。教育部長吳清基則說,「好,還要更好!」今天更宣布要再推動第二期頂尖大學「5年500億」計畫,但改採「領域」補助,鼓勵各大學發展特色 。(摘自大學排名 台大擠進全球百大)


 相關閱讀:
世界大學排名/指標不同
2009年臺灣ESI論文統計結果
引用分析與學術評鑑

2009年10月5日

10/9 課前閱讀心得:期刊影響因素和學術評鑑

文章:Seglen,P.O.(1997). why the impact factor of journals should not be used for evaluating research? British Medical Journal,314(7079),498-502.

這篇文章是在探討期刊的影響因素和學術評鑑的問題,期刊的影響因素是否就代表了學術評鑑的好壞呢?首先介紹索引資料庫(Citation Index),是將引用文獻和被引用文獻輸入到資料庫而編製成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科學引用文獻索引資料庫即是其中一種,其他還有SSCI,EI等等。

期刊的影響因素是否就代表了學術評鑑的好壞呢?若依期刊影響因素來作學術評鑑會產生許多問題,也就是說所呈現出來的評鑑結果並非能真正代表它的情況。以下提出幾點說明:
1.期刊影響因素並不代表單篇文章的影響力。
2.非引用的文章也被放入引用資料庫中。
3.自我引用有可能是為了誇大其影響力。
4.較長的文章會引用較多文獻,並且具較高的期刊影響因素。
5.研究領域的文獻是迅速即過時的。
6.書本類型未被包含在資料庫的引用資源中。
7.領域中僅有較少期刊的,其影響力會變大。

除了舉例的七點之外,文中還有提到其他的因素都是在說期刊影響作學術評鑑的問題。
這裡說明一下JCR(期刊引用報告)對Impact Factor(IF)的定義:其為某期刊二年前出版文章總數在某一特定年平均被引用的次數。亦即第一年與第二年出版的文章,在第三年被引用的總數,除以第一年與第二年出版文章的總數。因為這樣的定義,每年的出版文章數,都會影響IF。另外,如果期刊的IF高,但是有可能是被別的領域所引用的,這也和一個領域的動態發展相關。像是在圖資領域,從以前只研究圖書館文獻,逐漸加入資訊、網路、程式等等,就可能引用到資工資管領域的文獻。

我認為學術評鑑若用期刊影響因素作依據的話,簡單來看,似乎期刊被引用次數愈多就愈有影響力,但其中所包含的影響因素太多了,不同領域不一定適用,還有引用者本身是否正確的引用文章內容,也是要把關的。最不好的就是,為了提升學術評鑑的結果,一群人合作互相引用文獻,這似乎沒什麼意義吧!
如何想出一個最正確也最客觀的方法來作評鑑,成為要探討的問題。


文章全文:http://www.bmj.com/cgi/content/extract/314/7079/497

2009年9月30日

9/28 課前閱讀心得:the future of web information retrieval.

文章:Langville, A.N., & Meyer, C.D.(2009).Chap.13:the future of web information retrieval. Google’s PageRank and Beyond: The Science of Search Engine Ranking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透過網路檢索來獲得資訊是現在人掌握資訊的重要方式,然而網路上的資訊非常多,如何讓使用者能最有效率地獲得最有效的資訊便成為努力的方向。這篇文章是在探討網路資訊檢索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包含了spam、personalization、clustering、intelligent agents、privacy and censorship、library classification schemes、data fusion這八個主題。
  • 利用搜尋引擎檢索資料時,搜尋引擎會將關鍵字與網站彼此間的內容作相關資料比對,再由瀏覽器呈現,而搜尋引擎最佳化(SEO: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是指讓網頁更容易被搜尋引擎接受,也就是更容易被檢索到。另外,網頁排名(PageRank),它可以用來推測一個網頁品質的好壞,其運算的方式是網頁之之間相互超連結的計算,當A網頁在自己的網頁中提供了B網頁的超連結,就代表投了B網頁一票。PageRank也影響了檢索結果,因為通常使用者只會瀏覽檢索到的前面幾個網頁,因此,如何讓自己的網頁能夠出現在前面的位置,是許多網頁擁有者追求的,當然,這是有方法的。
  • 網路的個人化服務就是“have it your way”,可以選擇個人喜好的類別,讓使用者更方便到喜好資訊;也可記錄瀏覽網頁的相關資訊,那個時間瀏覽了那些網頁,順序是如何,以便使用者回頭找之前的資料;也有推薦系統,告訴使用者看了此網頁的人還看了那些網頁,像網路書店即是,它會告訴你買了這本書的人還買了那些書,應用在行銷上挺不錯的。
    網路上的群組可以把同類別的資訊集合在一起,如此一來,想要獲得此資訊的使用者即可進入此群組快速且較精確地得到資訊,並且可以提問討論。
  • 網路上的社群對於資訊的交流幫助很大,因為他在網頁上撰寫的內容,若不是被搜尋引擎列在前面的網頁排名,那就比較沒機會被看到,但在社群中,資料集中在某主題上,可見度當然也就提高了。
  • 最後有提到google的電子書計畫,掃描了百萬本圖書上線供檢索,引發出版社對於版權問題的提出。我覺得如果像此計畫所說,人們能夠檢索到那本書裡頭有他所需要的資訊,這樣可以讓資訊流通率更高,有什麼不好嗎?知識不就是為了讓需要的人獲得的嗎?也許還有其他方面是我沒考慮到的吧!

文章全文:google books

9/21課前閱讀心得:Information science: what is it?

文章:Borko, H.(1968). Information science: what is it? American Documentation, 19, 3-5.


  • 這篇文章主要在探討何謂資訊科學(Information Science)?資訊科學家做那些事?而這些和圖書館學及文獻學之間有何關係?
  • Borko對資訊科學提出了三個定義:
  一、 資訊科學是在調查:(賴鼎銘等,圖書資訊學概論。)
   1. 資訊的屬性(properties)與行為;
   2. 支配資訊的流通能得到最佳接近率(Accessibility)的力量有那些;
   3. 有效的資訊處理方法是什麼。
  二、資訊科學為研究資訊的產生(Origination)、蒐集(Collection)、組織(Organization)、
    儲存 (Storage)、檢索(Retrieval)、解釋(Interpretation)、傳輸(Transmission)、轉換
    (Transformation),與利用(Utilization)的學問。
  三、 資訊科學是各學科間的科學,和許多領域相關,像是數學、邏輯學、語言學、……、
    圖書館學,管理學及其他相關學科。
  • 資訊科學還包含人工及機器的技術,以及處理資訊以便貯存、檢索與傳播。
  • 資訊科學家可能是研究員、老師或是應用學者,其工作為研究發展處理資訊的新技術,教授資訊科學或應用理論去促進資訊處理系統的發展。文獻學是資訊科學應用的一部分。文獻學是與記錄在文件或期刊報導上之資料的取得、貯存、檢索及傳播相關,研究文獻的整理方法以符合使用者使用文獻的需求。
  • 資訊科學研究的內容是探討資訊本身,是資訊的產生、蒐集、組織、儲存、檢索、解釋、傳輸、轉換,與利用的學問。因此其研究領域是大於圖書館學和文獻學的。而近年來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作結合,欲利用資訊科學的技術來處理資訊,使圖書館能提供更便利的資訊檢索服務及知識給使用者。猶記得開學前老師曾提過我們身為圖資人,應當了解圖資領域的上、中、下三游,上游是指資訊的特性、種類、產生過程、生產的機構、如何傳播等等;中游是資訊的搜集、整理、分析、儲存、檢索等等;下游是使用者的資訊需求。唯有如此,才能掌握完整的知識,這是圖資人要努力的方向。

2009年9月22日

980921圖書資訊學研究─圖書資訊學之演進與意涵

◎研究無止境,畢業有時程。

◎有網路還需要圖書館?
  • 圖書館建築愈建愈大,for users, not for boooks.
  • 使用率增加,多是休閒而去,not for reading.
  • 對圖書館員(librarianship)的認知提升,not librarian profession.
◎美國前三大公共圖書館之資訊服務趨勢,流通、到館、參服皆下降,電子資料庫上升。
    New York Public LibraryLos Angels LibrayrChicago Public Library

◎圖書館建築代表作─Seattle Public Library    建築外觀見此

◎台灣北市圖的發展現況約是十年前的美國圖書館

◎關於圖書館的電影

◎關於圖書館的書

◎關於圖書館的音樂

◎圖書館員的任務:幫助使用者定義他的資訊需求
                                    幫助使用者解決問題

◎圖書館未來發展:資訊科技 or 社會工作、教育
  •     十年問一次圖書館的存在意義,怎麼這麼沒自信? 
  •     我們和google的差異→圖書館存在的意義。 
◎2003年學者對圖資界的三方面看法
  • Access: 有開發資料庫
  • Space:  很少在開發資料庫
  • Reading:  很少在開發資料庫

◎圖資有在作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Britannica中,學問有五大類:邏輯、數學、科學、人文學與史學、哲學。
   圖資學是第六類? 是資訊科學中的資訊科學,涵蓋範圍很廣。

◎google books的出現將使功能性讀者更少踏入圖書館。

◎成為學科(discipline)的條件:
  • 理論基礎─重要問題、研究方法、應用價值
  • 學術社群:學校、學會、研討會
  • 工作職場:機構、工會
  • 社會價值:對個人、組織、社會的貢獻
◎圖資學名稱之遞嬗:圖書館學→資訊科學(被用走了!)→圖書資訊學

◎圖書資訊─誠品(出版業)、google books(網路業)

◎目錄學:研究書本身的學問(版本學,實用價值....),具辨別價值之能力。例如:有某人    
     的手跡、有....
 圖書館員:書及的辨別而已!沒有對書產生價值觀。


◎圖書館是個成長的有機體,不斷的改變。

◎圖書資訊學:一門研究圖書資訊的屬性及行為的學問。
 它的特性是各國名稱歧異,美 Librarian Science
                                                    英 Librarianship

◎圖資界
  • 缺乏自己的理論,而非無理論,但經驗知識居多。
  • 板塊式知識構成,流行什麼就學什麼,例如:資訊素養、RFID、建築.....,比較沒有架構式的理論,但彈性很大,像樂高一樣,可以堆出有意義的東西,不斷地創新。
  • 依工作業務發展出新知識
  • 是跨領域跨學域的知識
◎圖書館學原理
  • Ranganathan, 1932 圖書館五律
  • Shera, 1970 Cultural Organization
  • Goman, 1995 圖書館新五律

◎研究資訊
  • 外觀
  • 行為:資訊需求行為
  • 效果:使用資訊後的改變
◎資訊科學的不同觀點
 Engineering 工程
    Recognization 認知
   Society 社會  目前很少談,應該多研究,特別是心理學角度

◎詮釋學的應用:文本與使用者的互動

◎Borko對資訊科學的定義

◎圖書資訊學的概念圖
師大圖資所概念圖  (在p.5)

◎圖書資訊學的價值是在如何幫助他人創造價值。